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決戰!內蒙古公路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所屬子公司內蒙古交科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圍繞自治區“五大任務”,立足內蒙古公路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一題兩域”發展戰略,找準坐標,加足馬力,以質量效益年為主題,以契約化管理為主線,實現“轉型發展、多元發展、跨越發展”的“3個發展”目標,推進公路施工主業及多元化業務遍地開花,進一步把內蒙古交科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做強做優做大,不斷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交科路橋公司以契約化管理為主線,結合工作職責細化個性化指標,層層簽訂可操作、考核的經營業績責任書,確保一人一崗一契約,做到指標考核與薪酬績效相掛鉤,實現以制度管人管事。優化完善公司三定方案和薪酬績效考核管理辦法,持續推進“大部制”改革,推行“全員起立,競聘上崗”,健全“逢進必考”的進人制度和“末等淘汰”的考核評價制度,實現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開展項目職業經理人選聘工作,充分發揮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對項目提質作用,確保公司穩步轉型。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和穩增長任務的巨大壓力,交科路橋公司錨定奮斗目標,全力以赴搶抓市場機遇,成功聯合中標S26納日松至長灘(龍口)高速公路施工總承包項目,中標金額46.99億元,開創新年新局面。交科路橋公司各在建項目以目標引領為導向,開足馬力、多措并舉,掀起復工復產熱潮。各項目部組織召開復工復產動員大會,周密部署全年目標任務,細化分解月度目標計劃,強化人員、機械和材料等要素保障,對入場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安全教育、技術交底等工作,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生產條件確認,對現場機械設備運轉情況、施工用電情況等進行巡查,確保安全第一,以“起步提速、開局爭先”的奮斗姿態全力沖刺2023年“開門紅”。
在做強做優做大主業的同時,以科技創新引領養護發展,充分利用冷熱再生設備優勢,持續推進“四新技術”研究和數字化應用。推進“土地治理+現代種植養殖業”一體化產業發展新模式,加大投資建設力度,著力將土地整治業務培育成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進“無人機+平安工地”建設,加快無人機在建設項目、現場管理、應急保障等應用場景的開發。拓展無人機在鐵路、電力等行業的應用研究,按照產業化思路加快推廣應用步伐。
深耕現有市場,積極開拓新市場,做好項目的競標工作,通過資源置換等多種方式積極開拓外部市場。全面推行“全員開發”的經營理念,鼓勵全員參與市場開發,建立市場開發激勵機制,把考核和激勵統籌起來,將市場拓展這篇文章真正做好做實。拓展物資供應市場,在做好現有業務基礎上,抓住新中標項目地材供應的市場機遇,推進院士創新中心落地,實現膠粉瀝青等新型材料的產業化應用,讓物資供應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發揮試驗檢測優勢,優化研究公司項目實驗室材料配合比,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優化資源配置,梳理盤查現有機械設備情況,與項目屬地開展業務對接,拓寬租賃營銷思路,增強機械設備周轉率。
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交科路橋公司將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當先鋒,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走前頭,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主動順應新的形勢,提前謀劃布局,抓住歷史機遇,團結一致加快發展步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內蒙古交科路橋建設有限公司)